一、腸胃鏡檢查必要嗎?誰需要做?

 

腸胃癌連年位居國人罹癌榜首,造成每年約有數千位患者不幸逝世。而九成的腸胃癌都與大腸黏膜細胞不斷增生形成息肉,息肉惡化演變成為癌細胞有關。腸胃鏡檢查的目的,就是為了及早發現可疑息肉並即時切除,避免腸胃癌的發生並降低死亡風險。

 

(一) 認識胃腸鏡檢查

一般常聽見的胃腸鏡檢查,也就是消化道內視鏡檢查,包含胃鏡與大腸鏡,通常會使用軟性纖維內視鏡做觀察,屬於侵入性檢查。

胃鏡主要由咽喉經食道進入胃部,可檢查食道、胃部、十二指腸(上半段),觀察是否有腫瘤、潰瘍或發炎等問題。大腸鏡則由肛門進入腸道,沿著管壁可觀察是否有潰瘍、發炎、出血源、組織息肉、腫瘤病變等病灶。若有發現則可直接切除、切片採檢、電燒止血等,因此是目前最能有效診斷和預防大腸癌的方式

 

(二) 6 大族群推薦做腸胃鏡檢查!

為了及早發現問題、提早治療,以下 6 大高危族群,建議盡快或定期接受大腸鏡、胃腸鏡檢查:

  • 飲食習慣不佳:平時飲食習慣不良,如愛吃燒烤、醃漬、炸物、加工食品等,食入的致癌物質較多,相對誘發大腸瘜肉或罹癌機率就更高;或者生活習慣不良,如抽菸、喝酒、嚼檳榔、少運動也容易提高罹癌風險。
  • 有家族病史:父母、兒女、兄弟姊妹、祖父母、伯叔姑舅姨等親屬有大腸瘜肉、大腸癌患者的人,帶有好發腸癌基因的可能性更高,必須定期做腸胃鏡檢查,以降低風險。
  • 長年患有慢性腸道發炎疾病:如潰瘍性結腸炎、克隆氏症,若患病時間超過 10 年,患有腸胃癌的風險高。
  • 上次檢查有瘜肉:上次腸胃鏡檢查結果有腺瘤型瘜肉者,再次復發機率高,並容易演變成為腸胃癌,需要定期做腸胃鏡檢查。
  • 排便習慣不佳者:平時有慢性便秘、腹瀉,比較容易長瘜肉。若是近期有不明腹痛或腹脹者,特別是體重因不明原因下降,建議盡早就診檢查找出病灶。
  • 50歲以上族群:屬於腸胃癌高發年齡,建議至少安排1次腸胃鏡檢查或全身健康檢查。

要提醒的是,就算沒有家族病史、慢性病,平日飲食也一定要健康均衡,多攝取高纖維蔬果、多喝水,少吃高油或劣質油品製成的炸物、過量紅肉和加工品等,並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,以及別忘了要定期篩檢,才能預防腸胃癌發生。

 

二、腸胃鏡飲食這樣吃!清腸才乾淨!

腸胃鏡檢查是否徹底,與受檢者事前「清腸」是否徹底息息相關。進行腸胃鏡檢查時,清腸若不完全會導致殘餘糞便覆蓋住較小的瘜肉或早期癌的病灶,影響醫生的判讀與檢查結果,因此照腸胃鏡前的飲食限制和清腸準備非常重要。

(一) 腸胃鏡檢查前三天飲食:低渣

檢查前三日需要採低渣飲食,目的是為減少食物在腸道消化後產生糞便殘渣,如果平時有便秘狀況,建議提早幾天進行,並且每日攝取足量的水份。

至於腸胃鏡低渣飲食怎麼吃?由於生食可能造成腸胃不適,應以熟食為主,如白吐司、白饅頭、稀飯、麵條、無加料的蒸蛋、去皮的魚肉等,外食族則可吃蛋花湯、清蒸蛋、白麵線等,記得若餐點內有蔥花或青菜,需要挑除才可以食用。

同時要避免吃富含高膳食纖維的蔬果、容易引發脹氣的豆奶類製品,如豆漿、牛奶、奶酪、優酪乳等,以及經過煎炸的油膩食物或太甜、太辣等刺激性食物。食量部分建議每餐吃到 5-7 分飽即可。

(二) 腸胃鏡檢查前一天飲食:無渣清流質

檢查前一日採無渣的清流質飲食,如運動飲料、糖水、米湯、無渣果汁或是魚湯都可以,同時應避免喝牛奶、豆漿,或濃稠的湯品如玉米濃湯,或是帶有刺激性的飲品,如氣泡水、汽水、酒精飲料等。

(三) 切除瘜肉者,腸胃鏡檢查後飲食要注意!

如果腸胃鏡檢查時有切除瘜肉,記得術後一週內:

● 需維持低渣飲食,以防黏膜傷口裂開出血。

● 請勿吸菸,避免刺激黏膜,阻礙傷口癒合。

● 避免劇烈運動及提重物,以免提高腹壓及血壓,使傷口出血破裂。

● 避免搭乘飛機,以免氣壓變化造成傷口撐開。

正在使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等藥物的受檢者,需依照醫囑暫時停用。

 

三、腸胃鏡檢查費用(含優贏健康平台福利)
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mornjoy.com.tw/new/should_i_get_colonoscopy_or_endoscopy

(轉載自晨悅預防醫學)


聯絡客服
WhatsApp(直接點擊)852 97919151
微信:85297919151 / 15980136753